1208.gif 

現在來整理一下最近半年的近況好了。

大約今年一月到三月之間我都一直在編劇跟畫漫畫﹝為了投稿或者發行同人誌﹞,
那是很充實的三個月,也確實累積了一些不完整的作品,
但是因為我眼高手低,能力不足以達到自己期望的水準,所以很畫得焦躁。

畫不好就越焦躁,越焦躁就越不想畫,
後來就逃避到工作裡去,寧願看診賺錢,也不想接觸任何跟畫圖有關的東西。﹝我承認我真的很軟弱....OTZ﹞
那時完全迷失了方向,覺得自己背棄了真正的理想,非常自我厭惡,日子過得有氣無力。

警覺到這樣下去對精神健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自救我看了很多書,主要集中在正向心理學方面。

正好在那一段身心最沉淪的黑暗期,我讀到所謂「忘我的理論模型」﹝就是上面這張圖﹞。
這個模型救了我。

模型的意義很容易理解。

縱軸的CHALLENGE就是「挑戰」or「工作難度」。
橫軸的SKILL就是我們的「技能高低」。

工作難度太高而技能太低就會「焦慮(ANXIETY)」。
工作難度太簡單而技能很強就會覺得「無聊(BOREDOM)」。

低技能的人遇到低挑戰的工作可能會「漠不關心(APATHY)」,無法投注理想跟熱情。

唯有在充滿挑戰性的領域裡,
當技能與工作難度相匹配時我們才會感受到「忘我(FLOW)」,或者翻譯做「神迷」。

於是我恍然大悟。
一月到三月時我很努力在編劇畫漫畫,
明明是做的是自己最喜歡的事,原以為會很沉迷於其中,可是沒想到一點也不快樂,反而焦慮到想要尖叫的程度,

原因無它,只因為我的技能偏太低而挑戰的難度太高﹝或者應該說自我期許太高﹞,所以痛苦不堪。

看破這個盲點之後,我就停止自我責備了。

可是,心中深處依舊渴望「忘我」的體驗。



要達到「忘我」的境界,光靠「工作難度」跟「技能強度」相配合還不夠,
最理想的狀態是「工作難度」比目前的「技能強度」更高一點,不能高太多,只能剛剛好再多一些,我們才能克服它。

成功辦到「從前做不到的事」所帶來的忘我體驗跟滿足感受最是強烈深刻。

忘我體驗無比美好,絕對會上癮,
更會令人無法克制自己,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從事任何能夠讓身心進入忘我境界的活動。

曾經有研究去追蹤藝術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後的發展,
研究發現,在創作或者演奏過程之中曾經體驗到「忘我」感受的學生,日後比較會成為畫家、音樂家、舞蹈家。

因為「忘我」誘發許多自主的練習,而練習提升了「技能強度」,
隨著技能越練越強,又能體驗到更多更高層次的忘我,於是良性循環,越來越出類拔萃,成了所謂專家。

在葛拉威爾的「異數」這本書裡面提到「關鍵一萬小時」的說法。
他說,要成為出類拔萃的「專家」,至少需要投入一萬小時的練習。﹝大約是每天三小時的練習,持續十年﹞

比爾蓋茲從13歲開始寫程式,到他正式開始投入微軟的設計之前,編寫程式的時數已經遠遠超過一萬小時。
披頭四在正式進攻美國市場之前,也已經在酒吧跟俱樂部演唱數千場,加上私下練習的時間,一萬個小時絕對跑不掉。
莫札特六歲開始作曲,但最初的作品其實十分拙劣,到他二十歲寫出真正富有原創性的曲子時,也已經累積了上萬小時的創作經驗。

沒有這些日日夜夜的練習跟琢磨,才能絕對不會開花結果。

結論很乾脆,「才能」固然很重要,但「練習」的份量才是關鍵。

可是,沒有忘我體驗做為動機,很難持續不斷地自我激勵進行練習。



回想起來,我在繪畫方面的發展過程十分幸運,
從國中開始畫圖之後一直有幸能體驗到大大小小的「忘我」感受,
雖然一開始程度不怎麼樣,但每次都畫得比上次更好,每次都有進步一點點,所以總是很愉快。

那時候,畫圖對我來說是「無所為而為」的事,
畫圖本身就是目標、是紅蘿蔔,而我則是拼命追逐的兔子,
有機會時我一定擠出時間畫圖,只因為太喜歡忘我的感受,太想要沉浸在自我超越的愉悅之中。

所以我真的很幸運。

為了享受單純的喜悅,不經意地在國中高中大學時期累積了不算少的練習時數,
﹝雖然沒有一萬小時,但是四五千小時應該一定有。﹞
因此在繪畫方面得到了小小的成果,也帶給我自信與滿足。

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可是,後來在當實習醫生跟在婦產科時真的太忙,累都累死,每天只想多睡一點,根本沒心力繼續練習繪畫。
沒辦法畫圖令我很沮喪,為了爭取更多繪畫時間而選擇離開醫院,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我太過急切、太想要藉由畫圖達成某種成就,反而失去原初的單純與美好,因此一點也不快樂。

編劇跟畫好漫畫對目前的我而言難度確實很高,
加上心急,想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想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反而陷入焦慮之中不可自拔。

焦慮等負面情緒後來跟畫圖緊緊綁在一起,對我造成很大的壓力,
就像巴夫洛夫的狗一聽到鈴聲就流口水,我則變成一動筆畫圖就非常惶恐不安,也開始順理成章地逃避畫圖。

為什麼不呢?
還有很多其他愉快的事情可做,我可以學語言,我可以運動,我可以讀書,我可以投入到人際關係之中取得滿足。
選項太多了,何必去做那些讓自己痛苦不甘的事。

所以前幾個月我從事許多畫圖以外的活動,這些活動也都很有趣,
事實上我讓自己過得很好、很充實。

只除了有時候意外翻到自己以前的作品或上網站來看看時心頭會一陣糾痛、喘不過氣,
甚至需要停下手邊的工作幾分鐘,緩緩深呼吸,才能讓情緒平復。
那感覺太苦悶,我不得不盡量避免接觸任何繪畫相關資訊,也不上網站來看留言,完全把畫圖的事情屏除在意識之外。

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種情緒叫什麼名字。



後來我理解到,
我並不是真的想要「成為職業繪師or漫畫家」。﹝名或利都無法阻止我因為不堪負荷而逃跑﹞

我想要的其實是「有很多時間可以畫圖,盡情享受一點一點的進步跟忘我體驗」。

曾經有一度我非常羞於承認上述想法。
因為這樣的想法似乎否認了自己先前的選擇跟理想,同時意味自己是善變又沒有定力的人。

不過我似乎只能用這種「無所為而為」的方式創作。
一旦把自己逼得太緊,加上收入減低跟編劇能力不佳的壓力,我反而會一點都不想畫圖。

想通之後,我就放下了。﹝非常努力嘗試去原諒自己﹞

不逼自己一定要藉由創作成就什麼功績,
然後給自己時間,慢慢讓繪畫跟負面情緒自然地脫鉤。﹝這個部分相對困難﹞

最近是有好一點,畫圖的欲望比較回來了。

但我暫時不會再說要去「畫漫畫」。太大的目標真的會壓垮人。﹝苦笑﹞

看「忘我模型」就知道,當工作太難、技能太低而陷入焦慮時,應該要調整工作難度。﹝技能是不能隨意調整的﹞

所以我不會再給自己設定那麼大的目標,
打算先從一些比較小的挑戰開始,畫一些簡單的繪圖創作,
找回被壓力打壞的脾胃,重新體驗繪圖的「忘我」樂趣,對目前的我而言這樣就夠了。

不小心打得很長,總之目前的近況就是這樣。 ^___^

﹝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