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   
 
本文是《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的閱讀心得兼筆記。
 
會分享這個筆記,並不是希望觀看者去「相信」甚麼。只是分享一種全然不同的「思維模式」/「轉念工具」
 
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樣,其實沒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怎樣。還有依據這些「信念」而採取的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信念」並非只能有一個,
我們可以同時擁有非常理性科學、無神論的思維模式,
以及非常形而上又感性的有靈論思維模式。
 
多種思維模式互相對照,不一定能幫助我們得到真相,但可以讓我們更包容,更有彈性。
 
對我來說,所謂真相,就像瞎子摸象。
我們通常只能接觸到真相的冰山一角,卻以為它就是全貌,然後各說各話、互相否定,並且爭論。
其實,只是大家接觸到/相信的真相不一樣而已。
 
信念不同,並不代表有人是錯的。

同理,這本書講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與其把它當作「真相」,不如把它當作「工具」,不必太較真。^ __ ^
 
信念相似則互相靠近,信念相斥則互相疏遠,這是人性本能。
所以不要違反本能,無法接受身心靈信念的人看這篇文可能會不舒服,請不要勉強。^ __ ^
 
免責聲明 (笑):
     本筆記是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與「偏好」而做的紀錄,對於原文有一定程度的「改寫」
     或許你去翻原書得到的「理解」跟我的完全不同,這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有興趣的人還是建議去找原書來看一次比較保險喔。(笑)
 
以下為各章節筆記。
 
 

2016-04-13

《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徹底顛覆金錢遊戲規則,讓你耳目一新的心靈致富法
 
第一章:遊戲規則
 
◆ 前提:必須理解「金錢」是一場遊戲。
◇ 金錢遊戲就跟棒球、美式足球一樣,是一種武斷任意的設計。(全世界的人都在玩,卻不知道這是遊戲)
 
◆ 大家認知的金錢遊戲規:
1. 金錢有限 (必須少花多賺)
2. 金錢流通 (你跟金錢是兩回事。你必須「取得」金錢,「管理」金錢,讓金錢不會「離開」你。)
3. 為了增加金錢,你必須工作。(更努力或者更聰明地工作)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其實這些規則只是「信念」,「不是真的」
 
◆ 關於金錢遊戲的兩個真相
1. 你無法在金錢遊戲獲勝
◇ 獲勝沒有明確定義 / 金錢遊戲沒有終點 / 金錢隨時可能「離開」你
2. 金錢遊戲是為了「創造徹底失敗」而被設計的
◇ 參加這個遊戲一定要付出某種代價:時間 / 孤獨 / 勞累 / 壓力 / 疏離 / 身心崩潰
 
◆ 事實是:人們可以「選擇」不玩這場遊戲。 (你永遠都有選擇權)
◇ 每件事情都絕對「可以商量」!! 
◇ 你可以選擇
1. 依據傳統規則參與金錢遊戲:成為輸家並付出代價
2. 從金錢遊戲中解脫:創造自己的遊戲跟規則,永遠地改變「自己跟金錢的關係」
 
 

第二章:三個令人不解的問題
 
◆ 本章要解釋的是「這個世界」的「可用模型」。未必真實,但是好用、並可以使我們獲益。
注意:以下內容會涉及 形而上 / New Age等 靈性議題。 不能接受、不想看的人「不必勉強自己」
 
 
◆ 人生永恆的三個問題,及其解答 (實用模型)。
 
◆ 問題 1.我是誰?
◆ 根據 New Age 理論:我們是有肉體經驗的「靈體」
◇ 真正的你不在這個物質世界
◇ 你的「真我/高我」是一個 infinite being(無限存有),有無限能力,並且恆常平安喜樂
◇ 身為擁有無限能力、聰明富足的存在,你有無窮的欲望要表現創意,體驗它帶來的擴展與喜悅
 
◆ 問題 2. 我為什麼在這裡?
◆ 你在這裡玩遊戲! (這場人生就是人性遊戲 = the human game)
◇ 就像你選擇排開日常瑣事玩遊戲 (看電影/下棋/運動)
◇ 在另一個意識層級的你 (無限存有 / 真我 / 高我 ) 決定遠離日常事務,來玩一場 human game (你的人生)
 
◆ 問題 3. 我的目的是甚麼?
(1) 一般目的:
◇ play the human game,從中得到遊戲能提供的「好處」。(樂趣、喜悅、挑戰、自我的擴展等等)
(2) 特殊目的:
◇ 以你「獨特」的方式來玩這場人性遊戲。(也是一種「創造」的行為)
◇ 無所謂輸贏:每個人玩的是自己的遊戲,只有贏家,沒有輸家。
 
 
◆ 人性遊戲的「最高指導原則」
 
◆ 每個遊戲都有一個「設計動機」。
◇ 人性遊戲的就是要讓你「忘記真我的大能」,然後「在受限的情況下探索人生。」
◇ 想像你的真我這樣說:「如果我限制自己無限的能力與智慧,看看會發生甚麼事,不是很有趣嗎?」(其實有點白目XD)
◇ 就像人們選擇玩各種遊戲 (棒球/圍棋/繪畫) 一樣。
◇ 遊戲規則就是束縛,樂趣就是「在束縛之下發揮極限」,沒有束縛就沒有樂趣。
◇ 人生也是「真我」的一場遊戲。
 
◇ 為了限制自己的能力與智慧,你的真我創造了一個「人格面具=你的小我(ego)」來參與這場遊戲。
 
◆ 強調:「人性遊戲」是一種模型。是為了方便理解而做的比喻
 
 
◆ 人性遊戲的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施加束縛 ,讓你忘記「真我」
 
◇ 所以你做為無知的嬰兒出生,逐漸成長,最後你完全相信「你的人格面具(小我)=你自己」,並且忘了「真我/高我」的存在
◇ 這是遊戲的規則,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 在這階段,一切的真相「必定」受到曲解或隱藏。(迷失是必然的)
 
◆ 第二階段:「追尋真相」、「得到解脫」。
 
◇ 完成第一階段之後,遊戲會開始催促你進入第二階段。
◇ 於是你開始「覺得不完整」,好像遺失某種東西。(甚至陷入極大的痛苦)
◇ 你開始「尋找人生的意義」與「真相」。
◇ 附帶一提,你看到這本書並不是偶然。是因為你正要走進第二階段了。
 
◇ 你將在第二階段走上追尋之路,並重新找回所有的能力、智慧與富足。
◇ 找回能力的交叉點稱為 Busting Loose Point ( 徹底掙脫點=頓悟 )
◇ 抵達徹底掙脫點之後,人生變得棒極了。你可以充分享受這場遊戲。
 
 
◆ 關於人性遊戲模型的質疑
 
◆ 我不相信,怎麼會有「人」想玩這種人性遊戲?  人生明明有這麼多的痛苦跟傷害!
◇ 那你為什麼要投入各種遊戲/運動? 一切都是為了挑戰跟樂趣。
 
◇ 對你的「真我」來說,人性遊戲的「限制」不算甚麼。
◇ 雖然你會在人生中體驗到掙扎、病苦、貧窮、受傷和死亡,但對「真我」而言這些事情完全「不可怕」。
◇ 就像電影中發生的事情「不是真的」。「真我」也不會因人生遊戲而受傷或改變
◇ 會把人生「當真」並感覺害怕/痛苦的是「你的小我 (人格面具)」,不是「真我」。
 
◆ 「你的小我」活在地表,「你的人生」就像地面的天氣,而「真我」就像太陽。
◇ 下雨時太陽依舊照耀嗎?是的。黑夜時太陽依舊照耀嗎?是的。
◇ 不管地球發生甚麼事,太陽永遠照耀。
 
 
◆ The human game的遊戲規則 
 
◆ 沒有完成第一階段,無法進入第二階段
◇ 第一階段會把你帶到極大痛苦與挫折的境界,感覺人生非常不對。一定是哪裡搞錯了甚麼。
◇ 比方說:完美主義、百般的自我要求,相信自己可以處理一切。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等等。
◇ 這種強烈痛苦,就是進入第二階段的訊號。
 
◆ 第二階段是緩慢漸變,終至解脫的過程。(包含從金錢遊戲解脫)
◇ 解脫的入口,作者稱之為「Busting Loose Point ( 徹底掙脫點)」
◇ 閱讀本書請務必循序漸進,看完後續章節打好基礎,最後會教你如何進到入口。
 

第三章:好萊塢也相形見絀
 
◆ 兩個重要隱喻:遊樂園、電影
◆ 幫助你了解人性遊戲跟金錢遊戲
 
 
◆ 遊樂園:提供人們各種娛樂的地方
◆ 請把這個世界/三度空間,想像成「真我」的遊樂園。可在其中玩「人性遊戲」與「金錢遊戲」。
◆ 這個樂園裡玩遊戲的方式是進入「完全體驗式電影院」,玩家/觀眾必須置身其中觀看人生電影。(互動式電影喔!)
 
 
 
◆ 電影:提供觀眾想要的體驗。
 
◆ 好萊塢電影
◇ 電影中沒有任何一幕是「偶然」。
◇ 劇本經過一再改寫,場景也是精心設計。每一幕都是為了引發觀眾的「體驗情緒 (哭或笑)」 而被拍攝剪輯。
◇ 儘管好萊塢的電影看起來真實無比,卻不是真的
 
◆ 人性遊戲 (= 一場「完全體驗式 」的電影 )
◇ 跟好萊塢電影一樣,對「真我」來說,其實一切都不是真的。
◇ 「完全體驗」的意思,就是「扮演主角」
◇ 玩家忘了自己的真實身分,以為電影中的「角色身分」才是真的。(人生遊戲第一階段)
◇ 跟電影一樣,你的小我 (人格面具) 體驗到的一切人生經驗也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 除非這個場景符合「真我」想要的人性遊戲「體驗」,否則不會出現在你的人生電影裡。
◇ 所以不必質疑你的人生際遇,可以「選擇相信」,一切都是為你安排好的。(不必恐懼)
 
◆ 延伸聯想:「你的小我 (人格面具) 」可以說是真我的「3D眼鏡」。是為了方便體驗這場人生電影 (忘記真我) 而戴上的。
◇ 得道者似乎可以摘下「小我」這個眼鏡,以「無我」、無執著的心態面對世界。
◇ 通靈者似乎可以跟「自己或其他人的真我」對話。
 
 
 
◆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電影/想看電影?
◆ 為了想要「體驗」電影引發的「內在感受」。
◆ 重點:不管是電影、人性遊戲、或金錢遊戲,這一切的設計都跟「感受」有關,跟思考、邏輯、理解無關
◇ 「真我」要你到這個世界來玩一趟,就是為了「體驗」人生的種種「感受」,除此之外沒有更高目的。
◇ 如果一定要用「邏輯/思考/辯證」的方式去追尋人生意義也可以,只是會一直卡在第一階段/受苦。
 
 
◆ 人生電影的製作
◆ 你的「真我」選定體驗的主題之後,就開始撰寫劇本。然後你的人生電影被拍攝成真。(一切只為你而存在)
◆ 這場人生電影是許多創意活動的最終結果,但「你」卻不知道有這些幕後活動。
◇ 請對這些幕後創意活動表示感謝。
◇ 請讚嘆創造這宇宙萬事萬物的大能。
 
 
◆ 延伸聯想
◆ 本書只提及「真我/高我/擴展的自我」與「人格面具/小我」,這兩個觀念
◇ 但一般運用這些觀念時,通常是三位一體「小我 / 本我 / 高我」,請注意本書跳過了「本我」的概念。
◆ 個人理解如下
◇ 小我:你的人格面具,對於「自己是誰」的種種「信念結構」。(ego) (= 電影中的主角)
◇ 本我:你的覺知。(consciousness) (=這部電影本身,包含一切場景與聲光效果)
◇ 高我:神性的你 / 無限存有 (=寫劇本、拍攝並撥放電影的人)
 
 

2016-04-15
 
第四章 思想改革
 
◆ 遊樂園(三度空間實境) 的建造
 
◆ 有形的日常生活(三度空間) 其實是「幻覺」 
◇ 有形世界底下有著「更深層的秩序 / 更基本層級的存在」,讓「物質世界」得以產生外觀
◇ 所有「有形物質」深入分析到最後都是「能量」
◇ 質能互變: E=mc^2  (物質所具的能量,等於其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物質是速度慢下來的能量)
◇ 這個物質界最底層的存在/秩序,科學界稱為「零點場」,本書簡稱為「能量場」
 
◆ 「物質世界」便是從「能量場」中誕生的
 
 
 
◆ 「能量場」與「物質世界」
 
◆ 能量場是一種「無限機率」的狀態,亦即任何事都有可能,可從中創造出任何東西
 
◆ 物質世界如何從能量場中產生? (以下是作者的假說 / 非常激進 / 小心服用,以免引發身心不適 (笑) )
 
◆ 在能量場的無限機率之中,有一個「意識」以「特定意圖」專注在這個能量場上,欲創造事物
◆ 於是能量場的無限機率便會「瓦解」,變成那個意圖所決定的「單一機率」 (形成某種原子/分子/生物...etc) 
◆ 一旦發生這種「波型瓦解」,就創造出「物質世界」的「幻覺」
◇ 延伸聯想:只要那個「意識」的「意圖」有所改變,則「物質世界」的表相也會跟著改變。
◇ 就像煉金術,「銅」可以直接變成「金」。因為從能量場的微觀層級來看,兩者沒有本質不同。只是機率跟頻率的差別。
 
◆ 作者進一步說:這個從「能量場」之中創造萬事萬物的「意識」,就是「真正的你/無限存有」( 沒有證據,信不信由你了。^ _____ ^ )
 
◆ 重點:你所體驗的一切都是「你的意識」所創造的,同時這一切都是「幻覺」
◇ 人們傾向於認為外在世界「已經在那裡」,早於自身而存在,而且是無法選擇的。但這是錯誤信念。
◇ 其實外在世界甚麼也不是,只是意識的「選擇 / 意圖」罷了。
 
◆ 人性遊戲,說穿了就是「你的意識」(具有無限可能的無窮存有) 限制自身的無限可能,把能量場瓦解成單一機率,進入物質世界的遊戲。
◇ 整個「人性遊戲」跟「遊樂場 (物質世界)」都是「你的意識」創造出來的
 
 
 
◆ 夢的比喻
◆ 很難相信你可以「創造」自己所體驗到的「一切」是嗎?就拿「作夢」比喻吧。
 
◆ 你夜裡作夢,夢裡的世界、每一個場景跟人物都是由你所創造的,看起來無比真實。
◇ 但其實一切都是你所虛構出來的,不是真的。
 
◆ 更進一步問,作夢時「你」在哪裡呢?
◇ 你「不只是」夢中的你,你也是夢中的一切事物
◇ 在夢中跟你互動的「人」、你所存在的「場所」、你所經歷的「時間」 (你可以一夜做個長達百年的夢),都是你。
 
◆ 夢中的你並不知道:你就是夢本身,你就是世界,你就是神。
 
 
 
◆ 延伸聯想
◆ 美國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在其著作「奇蹟 (My stroke of insight)」裡提到自己中風時的靈性體驗
◇ 她的 TED 演講影片在下面
◆ 泰勒的左腦發生溢血性腦中風,破壞其「空間定位」與「線性邏輯」的能力
◇ 於是她失去「線性時間 (過去/未來) 」的概念,完全活在當下,充滿平靜喜樂,沒有恐懼 (雖然她知道自己中風了)
◇ 同時她也失去了「空間」的概念,無法分清楚自己身體的疆界,不知道自己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她覺得自己充滿了整個空間 / 自己就是這個世界。
◇ 後來吉兒以強大的意志力與能量把自己從半身不遂/失語的重病狀態變回正常人,她展現了「奇蹟」。(人的潛能比你以為的更強大)
 
◆ 會不會,是人格面具 (左腦的功能) 使人們忘記了自己的「真實樣貌」?
◇ 很可能,你本來就是這個空間。你本來就是自己所感知的一切。你並不在你的「身體」裡面。
◇ 很可能,本來就沒有過去跟未來 (左腦的功能),你一直活在永恆的「現在」。
 

 


2016-04-16 

第五章 錢「究竟」怎麼來的
 
◆ 全像圖(hologram) 的隱喻
 
◆ 全像圖非常適合作為物質世界「幻覺」的隱喻
◆ 全像圖是一種看起來非常真實的3D影像 (但不是真的,其資訊寫在2D底片上)
 
◆ 全像圖的製作:假設你想做一個蘋果的全像圖
◆ 先用一道雷射光照射蘋果,然後由第一道雷射光照射物體反射的第二道雷射光
◆ 將其「干涉模式」拍攝到底片(全像版)上。則底片上會有關於蘋果外型的一切資訊 (但底片看起來只像一堆明暗漩渦)
◆ 只要用雷射光照射底片,就可以在空間中出現看起來如假包換的蘋果影像
 
◆ 全像圖隱喻的重點
◆ 要創造一個全像圖(某物的幻覺),必須取得此物所有資訊的「模式」 (寫在底片上)
◆ 要顯影這個全像圖,必須把能量施加在模式(底片)之上,栩栩如真的「幻覺」才會出現
 
◆ 公式: 模式 + 能量 = 幻覺
◆ 為了玩人性遊戲,你的「意識」帶著某種「意圖」來到有無限可能的能量場
◆ 你的「意識」據此創造了某個「模式」(包含想要呈現的世界的一切細節)
◇ 在大眾文化中,這些模式又被稱為「信念」
◆ 然後,你的「意識」把龐大的「能量」注入這個「模式」,你的人生電影(全像幻覺) 便由此顯現
 
◆ 真與假
◆ 你的「意識」與「能量場」是真的,那個「模式」也是真的。
◆ 但是在全像圖中看到的事物與體驗則是「幻覺」
◇ 可以說,你的「意識」是精通量子特效的動畫製作人。
 
◆ 人生中的金錢也是一種全像幻覺
◇ 金錢收入多寡,源自你的「意識」與你在能量場中創造的「模式 (信念)」。
◇ 在人性遊戲的第二階段,你有機會瓦解那些「模式」,再次體驗到無限富足。(聽來真是遙不可及 >"<)
 
◆ 延伸聯想:
◆ 你的「意識」有能力在你的全像圖中創造任何「奇蹟」,但是你的「人格面具」做不到。
◇ 除非你的人格面具取回這些智慧與力量。(第二階段的目標)
 
 全像圖世界裡的「因果關係」也是一種「幻覺」,所有的成因都在全像圖之外
◇ 你覺得是因為「自己很努力」所以才得到「某種成功」。
◇ 這個「因果」未必為真,你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而成功。或者沒有特別的原因。
◇ 而作者會說:你的成功是因為你的「信念」在能量場中創造了「模式」,導致全像圖裡上映了成功 (的幻覺)。
 
◆ 作者小結 (重點整理)
◆ 你 + 擴展的自我(高我) = 你的意識
◆ 你不只觀看全像圖,你也創造了全像圖中的一切 (包含全像圖中的那個「你」)。
 
◆ 你所體驗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一切都是你的意識創造出來的。
 
◆ 擴展的自我 (高我) 可以直接接觸能量場、設計「模式」、管理「能量」,將其應用到模式之上。
◆ 擴展的自我 (高我) 依據你的目的/信念,控制特定人事物出現在全像幻覺 (人生電影) 中。(一切操之在你)

 


 
第六章 魔鏡啊魔鏡 (全像圖中的其他人)
 
◆ 注意:以下內容都「不是」理性跟邏輯可以論證的。若無法接受,請不要勉強。^____^
 
 
◆ 全像圖中的「其他人」究竟是誰?
 
◆ 就像在夢裡,這些「別人」其實是「你」的一部分
◇ 你可以把他們想成電影的演員,依照(你寫的) 劇本進行演出
 
◆ 有人會因此生氣:「你是說我的家人、朋友都不是真的?我不接受這種說法,這是在貶低他們的價值!」
◇ 不只「其他人」不是真的,在你的全像圖中「一切」都不是真的。
◇ 連「你」這個概念都不是真的(你=人格面具)
◇ 我們都只是意識在人性遊戲裡面創造的全像幻覺。
◇ 人性遊戲是偉大的奇蹟。
◇ 其中每個角色都值得讚嘆,沒有任何需要貶低之處。
◇ 就像一部好電影中的眾多角色、你不會貶低、否定他們的價值。
 
 
◆ 延伸聯想
◆ 「其他人」可能是你的虛擬創造,也可能是別的全像圖玩家,進入你的全像圖中演出角色 (永遠分不出來)
◇ 但是這些其他玩家的「人格面具」也不等於「真正的他們」
◇ 就像你的「人格面具」不等於「真正的你」
◆ 但是不管怎樣,在你的全像圖裡面,只有你有「力量」
◇ 除非經過你的同意,別人無法改變你的全像圖。
 
 
 
◆ 在全像圖中,你不用害怕「其他人」
 
◆ 其他人 100% 是你的創作。(你信念的投射) 
◇ 他們是按照你的指示說話的演員。
◇ 比方說你覺得某某是個苛刻的人,這只是你的信念。
◇ 當他辱罵了你,覺得「被辱罵」也是你的信念。同時再次驗證「他很苛刻」的信念。
◇ 作者會說:是「你的意識」寫劇本(因信念而創造模式) 要他來辱罵你,因為你想要這個體驗。(笑)
 
◆ 這是你的全像圖,你的創作,你只要專注在自己的體驗上就行了。
◇ 別人的全像圖跟你無關!
 
◆ 別人絕對無法闖入你的全像圖,也無法傷害你 (真正的你/無限存有)。
◇ 不是經你同意的東西,不會出現在你的全像圖裡。
 
 
 
◆ 其他人在全像圖中的功用:反映 / 智慧 / 事件
 
1. 「反映」:反映你對自身的的信念/想法/感受
◆ 「分離」是一種幻覺。
◇ 有助於我們把內在的衝突對立與痛苦表現出來,並加以克服
◆ 我們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
◆ 第一階段時期 (必定迷失與痛苦)
◇ 若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你就會創造出糟蹋你的人。好證明你的信念為真。(自我實現的預言)
◇ 這就是第一階段要讓你相信「你=人格面具」、「你不是真正的你/無限存有」的遊戲設計
 
2. 「智慧」:與你分享有用的知識/智慧 (提供遊戲攻略)
◆ 你在全像圖中設計一些人提供知識以協助你進行人性遊戲
◆ 「看起來」好像是別人教導你的,其實是你幫自己準備好的。
◇ 比方說讓這本書接觸到你。
 
3. 「事件」:引發某些事件,在你的人生旅途中給予支持 
◆ 你在全像圖中創造事件,好去探索「如果~~會發生甚麼事?」
◆ 你可能創造某個人給你一份工作或把你開除,冒犯你或開車撞上你。
◇ 不論哪種狀況,這些人為你引發人生電影中的「事件」,支持你以想要的方式玩人性遊戲。
◇ 作者的意思就是,中風半身不遂(像吉兒泰勒那樣) 是「你的高我」的選擇。 (聽起來很像邪說.... )
 
 
◆ 作者小結:
◆ 如果你接受本書結尾的邀請,「選擇」進入第二階段
◆ 你將會在全像圖中創造許多人,引發各種「事件」,支持你取回在第一階段失去的能力、並協助你從金錢遊戲徹底解脫。
 
 
◆ 延伸討論
◆ 按照作者的論點,推到偏激的方向
◇ 有可能出現以下推論:因為其他人都「不是真的」所以我可以隨意「傷害」其他人,甚至作奸犯科。
◇ 但是作者完全沒有討論這一塊。
 
◆ 不過,全像圖應該算是一種「轉念工具」,要拿工具來「解放自己」 或「毀滅自己」 ,也只能說是個人選擇。
 
◆ 作者在書末的問答有提到:所有道德、倫理、律法,都是在第一階段才有意義。(是虛幻的創作)
◇ 進入第二階段的人,看破幻覺、理解本質,不會有上述衝突。

 


 
第七章 打開你的透視力 (轉換新觀點)
 
◆ 從這一章開始,本書內容是要你使用「透視力」,去看以前沒注意到/無法相信的東西。(觀點越來越激進/瘋狂啦 ^^)
 
 
◆ 現在運用透視力,去檢查之前討論過的金錢遊戲三大規則
 
1. 財源供給有限
◇ 這是真的嗎?→ 不是! (一切都是全像幻覺)
◇ 你可以在能量場插入的模式(比方說你的收入)是有限的嗎?→不是!
◇ 在你的全像圖裡,財源的供給是沒有限制的。
 
2. 金錢流通
◇ 如果意識和能量場是金錢的來源,真的有金錢「 存在某處」,被你「賺進」和「花掉」嗎?→ 沒有!
◇ 你花錢時,別人的錢真的變多了,你的錢變少了嗎?→ 不是!
◇ 在電影裡,金錢真的「流動」了嗎?某人賺了一百萬美元、中了彩券,或繼承大筆遺產,都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
◇ 一切只是全像圖中的幻覺。
 
3. 為了增加個人財源,你必須更努力或更聰明地工作
◇ 如果金錢幻覺源於能量場中的模式,而你有能力創造任何模式,那你可以想要甚麼就有甚麼嗎? → 當然可以!
◇ 唯一的限制是自我設限。(還有你必須先取回在第一階段因為「忘記真正的自己」而失去的能力)
◇ 如果一切都是全像幻覺,真的有東西需要你花錢嗎? 你必須更有價值、更努力才能賺到錢嗎? → 不必!
 
 
 
◆ 作者小結: ( 高能警告:前有極端思想,請小心服用以免身心不適!)
 
◆ 真相是:支出不存在,收入不存在,債務不存在,這些金錢流動的情節不存在。(全像幻覺)
◇ 因此你的財源無虞,你不會把錢「用完」,也不會「虧錢」
 
◆ 金錢並非來自全像圖,而是來自「你」和「能量場」
◇ 全像圖之中沒有力量,你才擁有全部的力量。
◇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你「可以」不勞而獲。 (通過徹底解脫點之後)
◇ 當你花錢時,你只是把錢付給自己。(因為錢沒有移動,一切都是幻覺)
◇ 你花錢之後,金錢的供應也不會減少。(雖然從第一階段觀點看起來是減少了)
 
◆ 真正的你就是「富足」,這才是你的自然狀態。
 
◆ 金錢很容易就被創造出來:
◇ 你有能力在全像圖中創造任何數量的金錢、以任何方式被你「賺到」
◇ 其實:那些錢跟你想要的/需要的一切東西,本來就都是「屬於你的」。
 
◆ 你現在所相信的金錢遊戲規則,根源於你在第一階段累積的「限制性信念」
◇ 事實上你可以「瓦解」這些限制模式,取回自己的能力
 
◆ 最後:不管你在全像圖中累積多少金錢,這都「不是真的」。
◇ 跟你真正擁有的富足相比,這些金錢微不足道。
 
 
 
◆ 作者的提問:下面兩者,你要選哪一項?
1. 短暫而且是專為束縛限制你而設計的「假富足」狀態。(不管你看似賺到多少錢)
2. 無限富足的「自然」狀態。 (金錢和自由的供給都不受限制)
 
◆ 如果你選擇第二項,那就要做出承諾敞開心胸接受真正的自己,並在第二階段取回失去的能力。

 


 

第八章 世紀尋寶 (取回能力)

◆ 複習:人性遊戲中的一切都來自以下三項要素

1. 創造者 (意識 = 無限存有 / 真我 /高我)
2. 創造的過程 (能量場中的「模式」與「能量」)
3. 創作 (你在全像圖中體驗到的一切:人、身體、場所、事件、時間)

 
 
◆ 取回能力的關鍵:轉移焦點

◆ 第一階段時,你只專注於全像圖,並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你被騙了)

◆ 在第二階段,你必須把焦點從「你的創作 (全像圖)」轉移到「創作過程」與「你就是創造者」這兩件事上面。
◆ 當你這樣做,你就會慢慢取回自己的能力,回到無限富足的狀態。

◆ 設想「你是創造者」,你會發現:
◇ 你在人性遊戲裡面體驗到的一切都是「你的創作」,因此你對這一切充滿無條件的愛與感謝
◇ 你大可以在自己的創作裡面感覺安全與喜悅。無憂無懼。
◇ 如果你遇到不愉快的事,要記得:
◇ 一切都是全像幻覺。
◇ 你可以扭轉創作過程:從幻覺中取回能力並瓦解幻覺、創造全新的模式。
 
 
 
◆ 如何取回能力:「彩蛋」的比喻
 
◆ 在第二階段,你的「真我」將帶你進行一場特別的「尋找彩蛋」活動,作者稱之為「世紀尋寶」
 
◆ 在第一階段:遊戲為了限制真正的你,引導你相信許多「限制性的信念」,並因此失去能力
◇ 這些「限制性信念」都被裝在「彩蛋」裡面,藏在全像圖的各處。
◇ 你要在第二階段找到這些「彩蛋」,打開它 (反轉限制性信念與相關模式),從中取回能力。
◇ 一旦彩蛋中的模式被瓦解,全像圖中的限制也會跟著瓦解。
 
◆ 使用第二章關於天氣跟太陽的比喻:
◇ 真正的你就是太陽,只要撥開雲霧,陽光就會普照到你的全像圖之中。
 
 
 
◆ 信念在全像圖的運作方式
 
◆ 先說結論:
◇ 單純的「信念」無法長久維持於全像圖之中,需要補充能量,否則會消失
◇ 「評斷」就是把「信念」黏在全像圖的黏膠 (補充能量)
◇ 「結果」則是更進一步的強力膠 (補充大量細節、並加強信念)
 
◆ 舉例
◇ 假設你的「信念」創造了以下情境:你的帳戶中有500美元,應繳帳單為750美元。
◇ 光是這樣,並沒有太多穩定性或持久力。
◇ 但如果你「評價」這個狀況,並說「我沒辦法付清帳單,真糟糕,我不喜歡這樣。」
◇ 此時,你其實在說甚麼?
◇ 你其實在說:「這是真的。」
◇ 於是你把更多「能量」投入這個缺錢的「信念」,所以「幻覺」就一直持續下去。
 
◆ 注意
◇ 不管你的評價是正面負面,你都在強化幻覺
◇ 就算你說「我好喜歡這樣」、「我想要更多」。一樣是在強化幻覺。
 
◆ 進一步舉例
◇ 有時就算是「評斷」也無法維持「信念與相關幻覺」,於是你創造「結果」來增強信念的可信度。
◇ 以先前的例子來說:
◇ 你可能逾期繳納帳單,於是被「罰款」。
◇ 如果你再繳不出來,催繳公司的人員就會找上門。
◇ 支票可能跳票、銀行甚至關閉你的帳戶。
◇ 於是這一切全像幻覺對你來說變得更加「真實」。信念被強化,而幻覺也會持續更久
◇ 我們也會創造有利的結果來增強其他信念。
◇ 例如創造「財務獎勵」、「工作升遷」等等結果,用以增強相關信念跟幻覺。
 
 
 
◆ 彩蛋的結構 
◆ 彩蛋 = { [信念 + 能量 ] (產生幻覺) + 評價 (加強幻覺) + 結果 (繼續加強幻覺) }
◇ 一但你相信某個信念為真,它就會在全像圖不斷反覆出現,讓你更深信不疑。(但一切都是幻覺)
 
◆ 只要你停止提供能量,模式就瓦解,全像幻覺便跟著消失。
 
 
 
◆ 「爆破拆卸」建築物的比喻
 
◆ 建造大樓需要好幾個月甚至幾年,但爆破拆卸一棟大樓卻只需要幾分鐘:炸彈一引爆,整個結構便瓦解、原地坍塌
 
◆ 如果全像圖是要爆破的大樓,彩蛋就是被放在戰略關鍵點的炸藥
◇ 只要找回最重要的幾個彩蛋 (對你產生最大限制的彩蛋),瓦解它
◇ 全像幻覺就會像大樓一樣坍塌
 
◆ 要從金錢遊戲中徹底解脫,你不必找到所有彩蛋
◇ 只要把那些限制你本身無限富足自然狀態的彩蛋摧毀就好

 


 
第九章 自己掌舵 (尋寶工具之一)
 
◆ 開車的比喻
◆ 第一階段:你(人格面具)坐在乘客坐,無力控制車子
◆ 第二階段:你要跳上駕駛座,把車開到你想去的地方
 
 
◆ 第二階段取回能力的「尋寶工具」有四種
1. 表達感謝 
2. 流程 (最重要!!)
3. 迷你流程
4. 讓話語具有能力、自我對話
 
 
 
◆ 第九章先介紹「表達感謝」
◆ 對於你在全像圖遇到的一切體驗,你要表達的感謝有「三個層面」
1. 感謝「創作者」
◇ 感謝你的「真我」讓這一切幻覺實現,而且看來如此逼真。真是精湛的創造者。
2. 感謝「你的創作」
◇ 感謝這一切支持你的人事物,讓你在人性遊戲中得到利益 (享受食物/服飾/一切體驗)
3. 感謝「創作的流程」
◇ 感謝支持這些全像幻覺的信念與能量
 
 
 
◆ 以金錢的形式表達感謝
 
◆ 以愛為例
◇ 如果你對所愛的人表達愛意,你用言詞示愛,你親吻他,你送他禮物,你的愛會因此減少嗎? → 不會的!
◇ 事實上,往你的內在仔細看,會發現你其實有無窮的愛。
◇ 而且每次你給出愛,就會有更多的愛回饋給你,你表達愛跟接收愛的能力都不減反增
 
◆ 以金錢表達感謝 /愛
◆ 跟把給出去是一樣的。
◆ 你以金錢表達感謝,這個流動會回傳給你,而且不減反增
◇ 當你花錢時,你的金錢並未減少,事實上它會再回流,並且增加。
◇ 以上論述沒有任何證據:在全像圖裡沒有真正的因果關係
◇ 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 關於金錢的彩蛋
 
◆ 「付帳」時常見的負面感受 (第一階段觀點)
◇ 覺得提心吊膽,因為錢可能不夠用 (金錢有限)
◇ 花錢買了A就等於沒錢買B,這是討厭的二選一 (金錢有限)
◇ 繳稅讓我抓狂,為什麼政府要拿走我的錢! (金錢流通,被拿走)
◇ 錢很難賺,一下就花光 (必須賺錢)
 
◆ 是甚麼原因讓你不斷體驗這些負面感受? (金錢彩蛋)
1. 你對自我能力和富足受到限制的「信念」
2. 你對這些信念的「評斷」
3. 跟這些信念有關的「結果」
 
◆ 藉由這些「付帳」時的負面感受與結果,你正在把自己的財務限制彩蛋越養越大。
◇ 於是財務限制會在你的全像圖中持續存在。
 
 
 
◆ 破壞金錢彩蛋:以金錢表達感謝
 
◆ 你必須轉移焦點
◇ 從「付帳」轉為「表達感謝」。(不再相信付帳相關的負面信念/幻覺)
◇ 感謝創作者、感謝創作(漂亮的餐廳)與得到的價值跟好處(美味的一餐)、感謝創作流程。
◇ 提醒:你的錢沒有變少。
◇ 你藉由付帳得到的一切(全像幻覺)都來自於你自己。
◇ 你其實是把錢付給自己。(不必覺得匱乏)
 
 藉由「感謝」,停止給予彩蛋能量。財務受限的模式就會瓦解。
◇ 同時啟動感謝的循環,會有更多感謝 (以金錢或其他形式) 回饋給你
 
◆ 想像你發現一部投注機,每投入一美元,就中獎三美元。
◇ 那你會拿多少錢下注?→ 有多少下多少。
◇ 你會有何感受?→ 非常興奮。
◇ 你在付帳時「表達感謝」所產生的狀況,就跟投一美元、中三美元一樣。
◇ 每次付帳你都會拿回更多錢
◇ 因此你可以享受並期待付帳,沒有任何負面感受 
◇ 如果你真心感受並感謝,你會看到各種富足效應的擴展。
 
◆ 具體如何感謝,作者有舉例。這邊省略不寫了。
 
 
 
◆ 除了「感謝付帳」之外的兩個「感謝機會」
1. 你可以感謝那些看似「從別人身上拿到的錢」
2. 你可以感謝自己在全像圖中創造出來並擁有的事物
◇ 停止評價自己的現狀
◇ 如果你討厭自己的現狀、想要變得不一樣,你是在強化幻覺。認為自己受限制。
◇ 你只要感謝。並且不相信你是受限制的。
◇ 如果你不感謝這一切全像幻覺,那你的高我也不會支持你,反正創造甚麼你都不會感謝。

 


 
2016-04-17
 
第十章 踩下油門、上路吧 (尋寶工具之二三四)
 
◆ 經歷第一階段的挫折,你會很想盡快收回所有能力,但那是行不通的。
◇ 就像轉播球賽不會直接播報最終比數就結束,大家都想看球賽的過程。
◇ 而你的真我也想看你的遊戲過程。(慢慢來就對了)
 
 
◆ 你的能力隱藏在你的創作(全像圖)中
 
◆ 最龐大的能量藏在讓你「最感不快」的地方
 
◆ 使你最不舒服最負面的「信念」,同時使你跟「真正的你」離得最遠 (力量強大)
◇ 這些信念為了維持自身存在而愚弄你,使你相信:「如果去那裏,會發生可怕的事」
◇ 會遇到困境、會被羞辱、會失去親友、會死亡......等等
◇ 你很清楚那些「不要去那裏」的感覺是怎樣。(恐懼、焦慮...etc)
◇ 但你「必須去」那裏,打開「彩蛋」,取回能力。
 
◆ 不需要「主動」去找彩蛋,你的真我會引導「彩蛋」來找你。
◆ 一次解決一個彩蛋就好,不必急。
 
 
 
◆ 尋寶工具之二:流程
 
◆ 當你遇到不愉快/負面的感覺,就要運用「流程」取回能力。
 
◆ 流程的概要 (6步驟)
1. 正面迎擊
◇ 彩蛋在說「那裡危險,不要過去」,但你必須鼓起勇氣過去,不能逃 !! 
◇ 感覺危險是第一階段的騙術,不要相信。
2. 徹底感受負面情緒 (= 束縛你的限制性能量)
◇ 感受越強,就能取回越多能力
◇ 不要評價,只要觀看就好了。
3. 拒絕幻覺,「告訴」自己「真相」
◇ 相信真正的你,你是多麼有能力,這一切痛苦與折磨都是你的創造。(全像幻覺)
◇ 必要時,想一些措辭形容真正的你。(我有無窮智慧與能力...之類的)
◇ 不論如何,盡力逆轉全像幻覺對你的欺騙與支配。
4. 「選擇」真相,取回能力
◇ 「選擇」是關鍵
◇ 當你選擇真相,彩蛋就必須把他偷走的能力還給你。
◇ 宣告:「現在,我從這項創作中取回能力。」
5. 感受能力回到自身
◇ 感受真正的自己
◇ 不再被欺騙 --> 平靜與喜悅
◇ 不再受限制 --> 無限能力與富足
◇ 宣告:「我覺得能力回到身上,跟真正的自己越來越接近,我是....(自己想句子形容真正的你)」
6. 感謝
◇ 走完1~5,你會感覺沉浸在無窮能量中
◇ 自然地想要對真正的你表達感謝,對你體驗到的一切「不適感」表達感謝
◇ 這一切情節的設計,多麼了不起!!
 
 
◆ 運用流程的實際狀況
◆ 運用流程的例子請看原書。
◇ 一開始走到一半就會卡住,是正常的。(不要太勉強自己)
◇ 有時好不容易從1走到6,撐不過三分鐘,負面感覺又回來了。是正常的。
◇ 此時,回到1從頭再做一次,做到平靜為止。
 
◆ 作者在最糟糕的時候,一天花五六個小時反覆做流程。
◇ 做了好幾個月之後,有一天發現那些負面感受再也不會困擾他了。
◇ 過去覺得可怕而危險的情境,再一次發生時,感受卻完全不一樣。(解脫)
 
◆ 最初從1~6要很久才能完成,習慣了之後1分鐘可以做完。
 
◆ 記住: 遇到任何不愉快 / 恐懼 → 使用流程,取回能力
◇ 你取回越多能力,全像圖就會跟著改變。
 
 
 
◆ 尋寶工具之三:迷你流程
◆ 說明
◇ 當你感到不適 → 使用流程
◇ 當你沒有不適,卻看到「限制性的模式」在運作 → 使用迷你流程
◇ 看清模式的幻覺,也能取回能力
 
◆ 舉例
◇ 當你查看帳戶,餘額過低,使你不安 → 請使用流程
◇ 當你查看帳戶,餘額充足,你很滿意。→ 請使用迷你流程
◇ 因為帳戶餘額根本不是真的。何必查看?
◇ 你還是受金錢遊戲的信念限制,請取回能力。
 
◆ 迷你模式的步驟
◇ 跟流程一樣。只是跳過步驟1跟2。
◇ 所以省略說明。
 
 
 
◆ 尋寶工具之四:讓話語具有力量、自我對話
◆ 如果你持續使用第一階段的用語,就會被限制信信念綁架。
◇ 建議使用第二階段用語取代第一階段用語 (改變思考結構)
◇ 藉由使用第二階段用語,持續提醒自己「真相為何」
 
◆ 金錢方面的例子:
◇ 成本 → 要求感謝                     
◇ 帳單 → 要求感謝
◇ 花費 → 表達感謝                     
◇ 經常開支 → 每月定期表達感謝
◇ 價格 → 被要求表達感謝         
◇ 多少錢? → 這項作品要求怎樣的感謝?
◇ 付款 → 表達感謝
 
◆ 如果跟別人對話時須要使用第一階段用語,那跟自己對話時就使用第二階段用語

 


 
第十一章 徹底解脫
 
◆ 一些比較與說明
◆ 在第一階段:你專注外在世界(全像幻覺)。覺得「細節」很重要。
◆ 在第二階段:你專注在內在 (取回能力、想起真正的自己)。「細節」無關緊要。
◇ 細節只是自我的創作(全像幻覺)
◇ 在第二階段,你有沒有工作、有沒有親密關係,存款餘額多少,都沒關係。
◇ 重要的是:故事情節如何提供你機會,運用尋寶工具,取回能力,想起真正的自己。
 
 
◆ 生活方式的比較
 
◆ 第一階段:主動模式
◇ 想要主動做些甚麼以得到想要的結果。如果得不到,就怪罪自己。
◇ 但其實全像圖裡面沒有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幻覺)
 
◆ 第二階段:回應模式
◆ 讓你的真我引導
◇ 每天睡醒等著全像圖幫你準備甚麼情節,然後根據內在靈感做出回應。
◇ 沒有一年計畫、五年計畫、十年計畫。 (活在當下)
 
◆ 唯一目的:證明真相,並依據真相過活。
◇ 日復一日,帶著尋寶工具到處跑,遇到機會就拿出來用。
 
◆ 注意:你是為了證明真相而取回能力。不是「為了改變全像圖」而取回能力。
◇ 當你想要改變全像圖,你就是在「評斷」。你在說「我不喜歡這樣」。
◇ 反而會使得全像幻覺繼續維持。
◇ 就算你成功地用「存款很多」的幻覺交換了「存款不足」的幻覺,其實沒有差別。(都是幻覺)
◇ 特定幻覺看起來比較「好」,只是因為你還在使用第一階段的觀點「評斷」這些幻覺。
◇ 真相是,你不會因為「存款很多」而變得比較「好」。
◇ 當你取回夠多能力(看清真相),你就會真正地理解這一切,而從金錢遊戲中解脫。
 
◆ 可能會發生不愉快的事
◇ 那是你的真我把彩蛋送到你眼前來。
◇ 所有的限制性信念都會受到挑戰,都會被瓦解。
 
 
◆ 重點
◆ 在第二階段,你不「主動」去達成甚麼事。只是不斷使用「尋寶工具」,看清真相,取回能力。
◇ 信任真正的你,聽其引導
◇ 不期待去改變全像圖。
 
◆ 你取回越多能量,就像撥開雲霧,陽光(真正的你)會照進全像圖
◇ 你的全像圖會自然底以驚人的方式發生改變
◇ 你將以無法想像的方式達到徹底解脫
 
 
以上是此書的重點紀錄。(恭喜你看完啦!!)
 
第十二章之後是「過來人怎麼說」。
分享許多人在第二階段的心路歷程與神奇故事,有興趣請找原書來看。^^
 
The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e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