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幫親友的小說【畫師】畫的插畫練習。(彩色草草稿)
我在研究自己的配色思維與步驟,檢查其中盲點,
過程記録完全是寫給自己看的,極其瑣碎,不建議任何人點進來。(你會被煩死的)
有根本性的錯誤。
這張先不要了。有一陣子沒棄圖了,但這張必須放棄,還要在想想。
2017-07-06
概念起稿----> 黑白稿第一階段細化
2017-07-08
黑白稿第二階段細化
原圖形狀破碎 → 整理: 大筆塗抹,統合左右兩邊煙霧的 major value masses。製造底部視覺入口(左下方)。
黑色的塊面也太碎了。
把遠景打黑(選取工具+黑色漸層)以突出人物 → 中景也打黑一點點(選取工具+深灰色漸層)。 舍棄意味不明的直線光結構,製造放射形狀。
[比較] 原本碎形(左) vs 整理後(右),右邊major value masses 比較整齊。(特效:外部放射狀模糊,中心垂直動態模糊)
用曲線圖層加強亮度對比 → 前景的形狀還是太碎了,把前景加上陰影,「用陰影統合左半邊」。(陰影對於統合太重要了!)
2017-07-09
鐵鏈在視覺上很重要。
左圖:用鐵鏈撐住畫面的縱向視覺動線。
上方壓一個淡淡的灰色漸層,使純黑色集中在畫面中央。
太有趣了,兩條細細的鐵鏈可以Hold住整個畫面向上的衝力。
以後動態構圖時一定要記住畫上「反向力」。
右圖: 壓暗前景。
1.開明度圖層,再一次統合前景 abstract value masses。
2.開臨界值圖層(色彩增殖),強化前景的暗部。
-
2017-07-11
彩稿第一階段試色。
要先建立色票再畫。
參考照片/插畫,取色票備用(左上方)。
-
主色為橘黃。
底層為「魔術棒工具」后新建空白圖層,以橘色筆刷畫漸層。
上層為「魔術棒工具」后「複製灰階圖層」,調成橘色。
-
人物形狀太破碎了,大筆刷加強褲子衣服的整體感。正常圖層屬性。
-
「魔術棒工具」選取要畫的雲霧區域,新建空白圖層,以亮橘灰筆刷畫漸層。提亮雲的暗部。
-
加上beautiful spot: 紅色的血。衣服鐵鏈畫上鐵青色。
主色:橘&黃。 點綴色:紅,低彩度的青。
-
人物陰影,加深立體感。(線性加亮圖層)
-
白色輪廓光+白色散點。(正常圖層)
-
覺得顔色單調。嘗試增加背景的色感。
複製兩層灰階底圖,上層調青色,下層橘色。
-
再次調色,
把複製兩層的灰階底圖,上層調藍紫色100%(四周遮掉),下層橘色100%(只有四周露出來)。
上層 & 下層。
關掉背景只剩人物。
-
對藍紫色的底圖附加「曲綫圖層」,大幅加亮對比。
-
「曲綫圖層」改為「實色疊印混合」。
曲綫后藍紫色底圖(均為正常屬性)vs. 藍紫色底圖(正常屬性)其上曲綫改屬性(實色疊印混合)
右圖產生好看的色塊,並且藍色與上面的橘色合成紫色。
-
對比失敗版本(過程不記録)。
原圖&失敗一
失敗二&失敗三
勉強成功版本。
-
自我總結,前面的失敗來自「色塊訊息模糊」。
光有「色感」卻沒有明確的「邊緣」是不行的,失敗一失敗二因此糊掉。
失敗三好多了,但還差一點。
1. 橘配藍,不如橘配紫。(色環的關係)
2. 顔色的塊面感還不夠強。
第五張最好。雖然只有75分,但我滿足了。
這就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好。
※
2017-07-12
覺得人物暗部(頭髮)跟背景混在一起了。真頭痛。
左右比較,右邊把人物提亮出來了。
用這個提亮。
-
對比左右:左邊雲霧的亮區太多了,主角變成雲霧而非人物。 右圖把雲再壓暗,人物對比提高,讓人物更亮(努力拉回人物做主角)。
整張圖應該是:火焰中心最亮,人物整體(包含頭髮)次亮,背景接近純黑。
選取雲的部分複製圖層,ctrl+U降低明度。選取人物複製圖層,用曲線圖層加亮。
-
透視檢查,人物動態的修正。
(動態誤差是小問題,留着後面再改。)
-
構圖再配置。
前面思考的太少了,畫面缺乏遠景,來補上背景。
延着透視配置建築物。
再一次提亮人物。
要怎麽提亮人物又不會打亂整張圖呢? 想不出來,我要死了。(吐血)
-
欸,原來問題在與「人物沒有融入自發光系統」,用黃光刷刷刷花個大圓把人物融入火光中,視覺上好多了。
天啊,火焰實體,火焰發散光,煙塵,這些怎麽這麽難…… (大哭)
不是構圖有錯,而是我的技術跟知識 hold 不住這張圖,幾乎可以預見結局會很慘。
但還是得畫,不畫不會進步。
彩色草稿到此為止。
※
2017-07-13
前置作業差不多了,開始正式畫。
人體結構再次整理,務必每個轉折面都非常清晰。
※
衣服的結構。一樣的,所有轉折都要非常明確,不明確不能打光。
※
頭髮結構:
草稿的頭髮沒有「型」,只是一塊模糊的深色。那樣是不行的!
整理頭髮:分成紫色髮塊(在XY平面飛)與緑色髮塊(在YZ平面飛)。
畫到這裏,完成了人物結構的自我分析與矯正。
※
煙霧跟遠景建築的結構分析。
煙跟頭髮都是一樣的,你把它們當作實體,就能畫出體積感空間感,你不思考它們的形狀體積,就會畫成平面的頭髮跟煙霧(是說也沒有不行XD)。
唉唉,我真心喜歡這張構圖,但真的不知道會畫成什麽鬼。超焦慮的..... OTZ
※
2017-07-14
在開始上色之前,覺得彩色草稿還有所不足,於是找到火焰素材進行拼貼。
總算對彩色草稿滿意了。
自我檢視,這次在彩色草稿卡了好幾次:
1. 配色失敗階段:有色感,沒色塊。後來以色塊思考,順利解決。
2. 單純人物階段:黑髮一直跟黑色的夜空混在一起,層次拉不開。
換句話說,中景跟遠景沒拉開,而原因是「對遠景思考不足」,一心想要用「虛無的黑夜」混過去,
但黑夜是沒有景深的,所以黑髮黑夜糊在一起,不管怎麽刻畫髮絲都無解。
只有加上遠景的京城建築拉開景深之後,才可以區分黑髮(中景)跟建築(遠景)。
3. 人物+建築的單調階段:只知道「單調」,不知道缺了什麽。加上火焰之後才知道是缺了火光。
說來奇蠢,問題在於我始終自以為「我已經畫火焰了,穆冰就站在火焰中間」,天知道畫出來的根本是煙霧而已。
而我為什麽會把心裡想的火焰畫成煙霧?
因為我最初的構想就是錯誤的:我想畫「穆冰站在火焰中,火焰如煙霧般向外飛散」。
所以是要畫「火焰煙霧」!? 「火焰」還是「煙霧」? 我沒意識到這兩者完全不同。
結果就是自以為畫出了「火焰煙霧」,其實只是煙霧。OTZ
而我還拼命想把穆冰身邊的煙霧打亮以畫出「火焰感」,卻怎麽刻畫都不對勁,反覆做無用功。真是傻了。
最後我把真正的火焰放進畫面,一切迎刃而解,火焰跟煙霧壓根不同啊。(扶額)
4. 綜上所述,所有卡住的地方都是「思維卡住」,
卡住時刻畫細節是沒用的,不管是頭髮或煙霧都一樣。
細節從來不能解決問題,真正的鑰匙在別處。
好,今天沒空畫圖,週末開始上色。
※
2017-07-16
看victor cloux大的文章,對比薩金特這張畫,總算知道原本的問題出在哪裏了。
是顔色的「襯托」與「黏連」做錯了。必須再來改一次。
※
右邊修改:
1. 大幅度降低北京建築的明度與對比,使建築與黑夜「黏連」。
2. 人物上身以略飽和的紫紅刷過,使人物黑色遠景「襯托」人物。
3. 簡化前景的煙霧。
底色:紫到黑(70%)。主色:橘黃(25%)。點綴色:紅&亮白。(5%)
配置還是不理想。輕度自我厭惡(喂)
「襯托」與「黏連」,「完整」與「破碎」, 好難啊。
比起討厭「畫出不夠理想畫面的自己」,我更討厭「因為害怕而不敢動筆的自己」。
但這兩天確實是被害怕束縛住了,動彈不得。
比起突破技術難題,破除心魔一向是更難的。
※
2017-07-18
直接上色。
※
顔色控制不了。先這樣。
※
2017-07-19
放大身體,縮小頭部。畫手,改變表情。
放寬版面。
整理霧氣的體積感。
※
曲線圖層,增加亮度。
進一步整理霧氣的形狀,低對比的天際線。
※
2017-07-20
覺得彩度太高,色相太紅,很刺眼。
PS當機,中間過程記録不見了。OTZ
我在想辦法用色相跟明度「控制」觀看者的視線,讓眼光卡在人物上。
原本的用色跟明度都太喧囂了,眼睛不知看哪裏好。
我希望觀看者能「意識」到天空與建築的深度,但視覺焦點不會被天空or建築拉過去。
於是我把天空跟建築的飽和度與對比都壓到超級低,這樣視線就過不去遠方了。
「低對比的灰色」比「黑色/深色」更能推深空間感,並且模糊視覺。
在這個階段就要把大氣透視考慮進去,遠方建築的天際線必須「被切斷」才有空間感。
原本整張圖都是飽和的紅黃橘,實在刺眼,
調整顔色是,只把黃橘留在中景,前景跟遠景都用紫灰替換。
整張圖的平衡是勉勉強強過關了。不過,人物的脖子跟臉必須重畫。
透視不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