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稿。
畫風調整中?
上一張圖畫得很不甘心,看樣子還是要從大頭練習起。
2. 粗底色
嘗試用水彩筆刷,很不習慣。
3. 膚色
原本是非常黯淡不健康的膚色。把膚色圖層複製一次,屬性改成線性加亮20%,疊一疊就亮起來了。
我現在很困擾的是眼睛的畫法,重畫N次了還是無法滿意,只好將就了。
變成言情小說封面的感覺。(?)
討厭我沒辦法平衡寫實風格跟漫畫風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倒泣)
1. 草稿。
畫風調整中?
上一張圖畫得很不甘心,看樣子還是要從大頭練習起。
2. 粗底色
嘗試用水彩筆刷,很不習慣。
3. 膚色
原本是非常黯淡不健康的膚色。把膚色圖層複製一次,屬性改成線性加亮20%,疊一疊就亮起來了。
我現在很困擾的是眼睛的畫法,重畫N次了還是無法滿意,只好將就了。
變成言情小說封面的感覺。(?)
討厭我沒辦法平衡寫實風格跟漫畫風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倒泣)
1128
突然很想畫圖。但只是塗鴉。
偶爾會這樣,
本來邊唸書邊在聽周杰倫的煙花易冷,然後不知道哪裡的情緒被觸動到,突然很想哭,情緒無法克制,於是開始畫圖。
一開始是非常非常黯淡的灰藍色構圖,後來畫一畫心情比較穩定下來,就調整成明亮的顏色,也有了設計服裝的心情。
結果畫到這裡必須暫停,沒有時間繼續了。
我還在努力,努力過生活。 >_____<
※
1129
捨不得放棄這張圖。又繼續加油了一個小時!!
※
1130
不管怎麼樣,在完成度約50%時壓上一堆素材,藉以增加色彩的層次深度。
素材都是網路上抓的,關鍵字打 Free texture,就會跑出來一堆素材可供挑選。
感覺亂亂的有點擔心,不過先放著不管,之候再想辦法用畫筆來融合這些層次。
※
髮型的初步修正。
先把頭髮的光影大塊大塊地打出形狀來,之候再細修。
原則上不強調一絲一絲的光澤,而是強調整片的亮面與暗面。
然後線條混亂層疊的地方通通保留,感覺比較豐富而透明。
※
以某種不明邏輯設計頭飾。修來改去。
為了不要顯得太娘,真的花了一番功夫。
套色多半是憑直覺所以很快,其實時間都馬卡在這一類造型設計上面。
※
頭飾設計到一個階段,因為覺得單調,又跳去加素材。
這次用的素材是以前自己畫的花。
媽呀好花啊,可是不花又感覺不對。
接下來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硬著頭皮畫下去看看。
※
然後開始苦惱整體版面的問題。
最初只是想塗鴉,所以沒有考慮構圖啊啊啊啊。(死)
呃、啊、這樣、大概可以吧。
不可以我也沒辦法了OTZ
總之有了整體構圖,就可以繼續細化了,離完成應該差沒多久了?
加油!
※
啊啊啊,畫完了!!!!
下面是大圖的連結。可拿回去當桌布之類的。
臉部上色完成是這個Fu。
對先前王的膚色質感不太滿意,全部放棄,跳去挑戰王后。
本來也卡住,後來突然想起來怎麼上色,就變得很順利,真是太開心了!
以下過程是不斷地嘗試錯誤與學習,很瑣碎請多多包含^^|||
繼續紀錄粗部上色的過程。(以下圖多)
因為自己每次畫圖的步驟都不一樣,花很多時間摸索同樣的事,決定開始紀錄作畫過程。(以下圖多)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書,有興趣的話可以點下面的連結看詳細說明。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1/blog-post_09.html
誇飾一點說,這本書救了我一命,解開無數困擾我許久的錯誤觀念。
「經師易尋,人師難得」,而彭教授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良師,請大家不要輕易錯過這本書! >"<
我想跟各位分享兩個對我而言比較意義重大的啟發。
其一
P.224頁
此段落講述在理性思維底下,近代對文字的使用越來越講究精確,也越來無法忍受模稜兩可的概念。
不知不覺中我們傾向於把對立的概念推向極端,不接受兩者可以並存的現實。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善與惡,一旦對立被推向極端,則認為善中不可包含任何惡的成份,惡中也不可包含任何的善。
然而現實中的人們多半是介於善與惡之間的矛盾灰色地帶,
比如說目擊肇事逃逸的人不想捲入是非,打電話報警之後立刻離開現場,規避當證人的責任,是善還是惡?
很難說得清楚,更糟的是越努力去試圖下定義,就會越扭曲現實,夾纏不清。
其實我們要接受真實的人生裡面包含許多相對立的成份,不需要勉強其中一個去消滅另外一個。
所以也不要把「理想跟現實」當成對立不相容的概念。
一般人太常把這兩者當成對立的概念來自我要求,所以書裡說「有理想的人往往會把自己逼得在現實上流離失所」。
「但是讓自己和家人溫飽無憂只不過是作為人的一種基本需要,何必因為追求理想而去壓迫它?」
「其實,真實的生命不但可以同時容納現實與理想,而且還非得要同時容納兩者不可」
「衝突不是生命的本質,是二元的概念!」
上面者幾段真是打動我的心啊。
我為這些觀念上的衝突與自我矛盾不斷自責苦惱不知耗費多少年青春,直到最近一兩年才想通一點點,能夠稍微放自己喘口氣
(之前的心路歷程在「典範認同」跟「夢想的大小」這兩篇文章裡。)
眼下看到彭教授把我糾結的思路理得一清二楚,簡直醍醐灌頂,神清氣爽到不行。
※
其二
另外一個被矯正的錯誤觀念就是,別擅自認為天才都是早慧且不會迷惘的!!
(因為之前莫名堅信別人都是一路進步,所以我對原地踏步的自己評價很低 OTZ)
別人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個人是隨著年紀增長而迷惑越多,
感覺自己不斷重複相似的畫風跟題材,看不到合適自己發展的方向,苦苦掙扎停滯不前,低潮時甚至質疑自身的天賦,認定自己是沒有靈魂的創作者 (畫匠)。
但這就陷入二分法的魔障了!!
其實每個天才 / 有所成的人都是跌跌撞撞,一路不懈的堅持過來才有日後的成就。
彭教授跟我們介紹林布蘭以及賽尚的生平,他們在四十歲之前都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堅定信念,因而憂鬱孤僻,
一直到中晚年我們才開始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明顯成型的個人風格 / 創作理念,而且越到後期作品的感情與表現越見深刻。
P.260 彭教授這麼說:
「林布蘭和塞尚是兩位不世出的天才,他們終生在追求繪畫與人生的最終價值。
因為不曾怠惰自滿,也因為懷抱的理想非常高,所以在人生的終點上為我們見證了生命的莊嚴與可貴,也為藝術找到值得為之生、為之死的理由。
但是,以他們的天賦與執著,在青壯年時都還是嚴厲地懷疑過自己,直到四十歲才找到足以讓自己確信的立基點,而使那強烈的懷疑開始減弱;
並且要到五十歲左右才建立起真正的自信,並且有能力表現出自己在藝術創作和人生體驗上的獨特深度。
假如連這麼認真的天才都有青壯年時期的惶恐與困惑,一般人更難避免。因為,壯年的惶惑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根植於人性底層的某種必然。」
「從這個觀點來看,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一段話真是道盡生命過程關鍵性的考驗與成長軌跡。」
以上段落引起我莫大的共鳴與感激,原來自己的惶恐並不孤單,也不是低層次無必要的,一切都是人生軌跡的自然而然,
我會惶恐,不是因為我沒有才能,而是因為我有自覺、有堅持、有理想,不肯自暴自棄才會苦苦掙扎。
所以惶恐是好的,大可坦然面對,
而且只要懷抱這一份自覺跟理想,堅定一輩子追尋自己的繪畫之路,最後在生命的終點,相信一定可以交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
總之,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不過我覺得可能要過25歲才會比較有共鳴(我共鳴到哭了)。
今天是我久違的年休,啊啊啊啊............好久好久好久沒畫圖啦。周末想來衝一下!!! (衝到哪裡算哪哩,不勉強畫完!!)
真的變得不太會畫圖(畫不出腦子裡要的東西),慢慢畫吧....
初步的構圖。還需要更多細節。
這部分畫得很開心。王。
畫王后時,我希望能表達出心痛、悲傷與控訴的姿態。
※
不計得失的畫圖,真的比較開心。
不去管自己進步多少,退步多少,只是單純地透過筆去挑戰自己的能力,這件事情帶來很大的心靈平靜。
我覺得好幸福。
為了畫圖熬夜,今天累死了,但是單純「能畫圖」真是太美好了,我果然會一直一直畫下去的。
雖然現在不能盡情畫圖,但為了取得一輩子都能養活家人的能力,壓抑自己的興趣幾年,是有意義的。
到現在已經工作一年半了呢。距離完成專科訓練還有三年,我會努力撐下去的。
其實最近畫圖都很心虛,
因為我停滯太久沒有進步,這幾年常常會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到想拿頭去掄牆的地步。
賞圖的眼光提高了,畫力卻沒有與之並進,繪畫時眼高手低整個超痛苦。
一直無法確定,這樣嚴重的自我不滿究竟是來自平時太少練圖,或是根本沒有足夠的才能。
最悲哀的是可能兩者皆對,只是自己沒有勇氣正視現實罷了。
當初選擇繼續從醫,是希望辛苦幾年之後獨立,就沒有經濟壓力,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繪畫創作。
但沒有想到這段不畫圖的空窗期會造成畫力跟不上審美的重大副作用,才一兩年落差已經這樣大,日後恐怕會更惡化。
唉。人家說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遠,我也希望如此,但願不會蹲得太久最後連怎麼站都不會了。
總之,最近畫圖一直很卡很想死。有種已經走到盡頭的絕望感。
本來我可能已經不行了。
要感謝好友白冬拉了我一把,熱心地指出很多我個人的盲點,同時協助我有意識有系統地修正作畫劣習以及觀念偏差,
慢慢從心態改變做起,搖搖欲墜的自己好像稍微站得穩了一點。
這張《戰神》目前構成到這種程度,對我來講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
以前從來不曾考慮以這種「先掌握整體氛圍再說」的程序作畫,
但既然這是主流,而我自身的審美觀也已經偏向這邊,那就學吧,不再堅持舊有的做法,從頭學起。
我不是感性類型的人。我是計算型的。
作品既沒有情緒,也沒有訴求,這是最大最大的弱點。
想營造怎麼樣的氣氛,想說什麼故事,要運用什麼樣的技法,腦中一片空白,只能蠻幹地畫,
每一次運筆、每一次選色都猶豫良久,畫得很慢,前進得很艱辛。
好幾次幾乎要放棄了,但沒想到東抹西抹,塗改無數次,最後竟能生出這樣的構圖,不畫背景也有吸引力,我大大受到激勵。
原以為一定要知道自己想畫什麼才行,但其實邊畫邊想邊摸索也可以稍微做出類似的感覺。
作到自己認定沒有能力的事,意義重大。
很高興,很想繼續努力,也很想相信,我可以,我能發掘出自己的感性與直覺。
幸福之至。
雖然還想畫更多,但是現在沒有辦法。(蠟燭兩頭燒,本月已瀕臨爆肝)
再幾年我就自由了,還很久,但我會耐心地等。
那之後,就沒有人可以再阻止我畫圖了。
1238 X 705 。
影像網址 (開新視窗):
途中01 http://pic.pimg.tw/icelog/1329772175-3667196489.jpg
途中02 http://pic.pimg.tw/icelog/1330090023-3759044274.jpg
嘗試改變自己的作畫習慣。
希望先掌握整體氣氛再作畫,然而還是會不小心(無意義地)投入到局部裡去......
總之構圖是這樣,要來慢慢完成。
算是在練色感。色感沒搞通之前,無法進入《花將》的線繪上色>"<
《心得紀錄》
1. 先參考很多照片,找喜歡的氣氛來模仿。
2. 先決定背景的顏色與整體調性,而不是先決定角色的顏色。
3. 畫圖時眼睛畫個大概就好,不要改那麼多次。留到最後再改一次。
好朋友鴆棗的孩子,義欽。
交換草稿的色感練習。
呃喔啊啊~~~上色苦手,至少還得再練個三五十張圖才行....... (打滾
Step 1:草稿。考慮結構,背景還沒想~~
Step 2:透寫台作業中。細化。(草稿只是抓比例、動態跟感覺,我通常不會照著描圖,因為照描畫出來的神情都會很僵硬)
Step 3:人物線稿完成。跟草稿相差很大。
Step 4: 前景的花。畫在另外一張紙上。參考大約八張照片,依自己的審美構成這一叢花。
影像網址 (開新視窗):http://pic.pimg.tw/icelog/1329543968-447324378.jpg
Step 5:組合前景跟人物線稿,這邊的配置嘗試錯誤很多次,最後才定案。 (全部都是同一叢花,放大縮小旋轉變型,一直複製。)
影像網址 (開新視窗):http://pic.pimg.tw/icelog/1329561271-3584420512.jpg
Step 6:線稿取出。色塊分割。
線稿區出的教學影像在【這邊】,非常好用!
《待續》
懷舊。畫風一整個變成熟。
身體崩了。畫不下去....OTZ
解剖學這種東西,一旦開始研究之後畫風就會變,而且變不回去。
因為會覺得以前的某些畫法是錯的。必須重新摸索五官畫法。
新的作法或許比較正確,但正確的東西不一定Artistic,也不一定吸引人,
有時為了審美,要能大膽地犯錯.....很難拿捏~
畫這些最開心了^w^
畫風微調中~~ (扭扭)
不會畫女人.......(扶額)
穆冰,這個角色需要揣摩的地方太多了。
我想要畫出充滿魔性美的男人~~~~ >"<
※
這是螢雨的小說《畫師》中的角色~ (是說好像有其他同名的作品也叫做《畫師》,兩者是不同的喲~)
這位穆冰就是主角,畫師,也是之前畫的那個文弱小書生的改版。
經過我跟螢雨經過多方討論,角色性格跟背景整個大改,已經變成魔王之類的角色了。(正合我意XDDD)
我已經跟螢雨預約好,等過幾年後有空了,要把《畫師》借我改編成漫畫。
(嗯,這部小說還沒寫完,也沒有在網路上連載。基本上只有我跟作者兩個人看過,因為我算是編輯XDDD)
我是希望三年後完成婦產科專科有空來畫啦,
我或許沒辦法把漫畫畫得很好。可是原作小說很好看喔~~
希望之後螢雨出書大家都有機會欣賞到~ ^w^ (我會上來打廣告的~!)
看了很多繪師的專業繪圖過程之後,深深覺得「有規劃的行動」是絕對的關鍵。
尚未把草稿打到確實就開始上色、尚未把整體色調跟光影調整好就開始刻畫細部,都是無法克制內心欲望、自我管理不佳的象徵。
懷抱著「邊畫邊修正」的信念動筆,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如果沒把草圖打到滿意就開始進入作畫過程,幾乎就是賭博。
最初的設計不良往往會越畫越明顯,怎麼樣都修正不過來,最終導致完稿的決心崩壞。
今後要好好慢下腳步,多次的修正草稿再上色。
上面這兩個人,預定至少會重畫五六次吧。(尤其男生)
※
分享一個很棒的繪畫教學網站。內有大量作畫過程的教學。我覺得整個被啟蒙了!!!
Site name: a futuristic impression
Webmaster: K,Kanehira
※
我正在研究,要怎麼樣一邊工作,一邊不荒廢畫圖的興趣。
後來得到的解答,就是「不求快」,「不求進度」。
有畫就好,甚至沒有任何進度也沒關係。
因為硬畫出來的東西往往不是好東西。能擺著三五天再重新修正,也是好事。
這樣想,就能夠斷斷續續地持續努力。
我覺得這種心態很重要,因為以前總是太心急,太想看到成果,
所以能畫圖時會用盡全力到不勝負荷的程度,然後就久久無法畫圖。
現在革除了那樣的過度執著之後,
最近一個禮拜都能慢慢地畫圖,除了值班日之外每天畫個半小時,雖然沒進度,但也沒荒廢。
顯然是比以前的精神狀態更穩定,我想是一種勘破與進步吧。
※
引述朋友推薦給我的話:〈原文出處是繪師陳惟先生, www.plurk.com/p/f8yz3j〉
「創作衝動與創作才能
繪畫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準備的是「心」。」
「繪畫必須要保持一顆虔誠而平靜的心,
任何的浮躁都是由於心出毛病而引起的。
我的學生裡面基本沒有一個是因為技術不好,基礎太差而畫不下去的,都是心裡出了毛病。
繪畫的時間不夠專心,剛開始學就急功近利。那自然也就無法進行下去。
所以我通常先準備「心」。記住:任何畫都是可以改下去的!」
臉wwww
男生喲~~(轉圈圈遠去
檔案很大,下收。
畫完了.....!!!!
大圖下收, 1680 x 1237 (2.3MB),請點繼續閱讀。
或點下面連結: http://pic.pimg.tw/icelog/1325247494-2565007488.jpg